(來源:中國石油報)浮式液化天然氣(FLNG)作為一個概念,提出至今已有約50年的歷史。2011年5月,殼牌對澳大利亞Prelude FLNG項目做出最終投資決定(FID),意味著FLNG時代的開始。但韋斯特伍德(Westwood)近期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全球僅有5個商業化運營的FLNG項目,年產能1210萬噸。
當前,能源安全重要性凸顯,世界對天然氣需求的增加及其在能源轉型中的作用,使FLNG有望迎來新發展機遇。韋斯特伍德預計,2023—2027年FLNG市場的EPC合同金額將達350億美元。
標普全球估算,全球目前現有、在建和已進入FID的FLNG項目,年產能合計達2030萬噸。其中,新建和改造的FLNG項目年產能分別為970萬噸和240萬噸。有望進入FID階段的FLNG項目年產能合計約6730萬噸,且產能集中分布在美國、加拿大和墨西哥,分別占總產能的39%、24%和20%。
相比陸上LNG項目,FLNG項目具有靈活性強、適應性強、建設周期短、市場需求響應快等諸多優勢。此外,FLNG設施能夠在惡劣的海況下持續生產,能夠有效降低天然氣的生產成本,提高效率,頗受海上氣田開發運營商的青睞。就成本而言,FLNG改造項目成本優勢也更突出。
近期,FLNG項目出現了成本超支、施工延誤和運營受挫的情況。特別是具有標志性的Prelude FLNG項目,2018年底啟動和試產以來,因技術、電力等問題導致數次停產。
全球FLNG項目現有商業規模有限,技術與運營管理水平仍需提升。韓國船企三星重工(SHI)近日宣布,已經開發出更經濟、更高效、更便捷的新一代FLNG設施。隨著技術日益成熟,FLNG項目的成本必將不斷下降,競爭力也將隨之提升;未來FLNG項目有望在海域天然氣開發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







